分销模式不是原罪,知识付费正急于电商化
旺道跨圈推广 -> 最新发布
分销模式不是原罪,知识付费正急于电商化

知识付费没有被叫做“知识社交”,可在一轮轮刷屏微信朋友圈的营销过后,知识付费平台们在“分销+营销”并行的模式上可谓屡试不爽。试图找到知识付费平台疯狂“刷屏”的答案,不妨先来回顾一下大家熟悉的三类产品:网红电商拼多多、一度火爆的直播答题、时下风靡的游戏小程序。

“社交+”的黄金法则

在流量红利消失成为共识的时候,拼多多在三年不到的时间内做到了400亿的恐怖规模,较于淘宝、京东之类的“传统电商”,拼多多的创新之处可以归结如下:


首先是拼团,原价59元的衣服,通过拼团只需要39元,用户可以把拼团链接朋友圈或微信群等社交渠道;

其次是砍价,商品链接发送给好友,点击链接后便会显示相应砍掉的价格,以更低或者免费的形式获得商品;

再次是分享,拼多多的运营活动不乏“1分钱抽大奖”、“天天领现金”、“现金签到”、“助力享免单”等,参与门槛正是分享链接给好友。

曾经火爆一时的直播答题,同样有一个巧妙的设置,用户把专享邀请码分享给朋友,可以获得一次复活机会;这在最近风靡各个微信群的“弹球王者”等游戏小程序上得到了继承,游戏结束后可以不同的微信群,以换取复活的机会。

不难从中总结出共同的关键词,即社交裂变。在流量越来越集中,竞争门槛越来越高的时候,尽其所能地搭上社交关系,在一次次分享转发中裂变为病毒式传播,不失为流量获取的一条捷径。尽管腾讯为此设置了近乎苛刻的标准,比如不允许诱导分享,不允许利益诱惑,不允许夸张的文案,“社交+”照旧成了不少运营者心中的黄金法则,一茬接着一茬的知识付费课程也不例外。

知识付费的电商化

知识付费一轮接着一轮的刷屏,目的恐怕不是成为寄生在微信等社交平台上,而是指向了这样一个事实:蹭流量只是手段,电商化才是归途。

有人总结过知识付费课程刷屏的几大特征:


1、红底、大字“超市”系海报;

2、10W+、爆款一个不少;

3、扫你的码,送我的钱;

4、错过一天,再等一年;

5、功利性的传播文案。

这个略带调侃型的总结并非没有道理,海报、爆款、文案、限时等无不是电商运营常见的手段,至于“分销”的销售模式,一方面是当前最行之有效的流量获取途径,另一方面也有营销加持的因素,甚至说承担了知识付费向电商化发展过渡的使命。

在知识付费还处于混沌期的时候,就已经出现了“分销”的尝试,典型的就是为罗振宇“代班”被外界熟知的樊登。创立于2013年的“樊登读书会”,很早就尝试过通过地方代理销售会员卡的玩法,与各地有独立法人资质的公司签订代理合同,并将销售的一半分给代理商。到2018年初的时候,“樊登读书会”的注册会员人数近600万,实际付费会员达300万,在全球设立了超过1500家分会,年收入过亿。

分销模式不是原罪,知识付费正急于电商化

如果说“樊登读书会”的崛起依赖的是线下模式,网易云课堂、喜马拉雅等玩家更具备所谓的互联网思维。


《网易运营方法论》原价199元,促销价只要39.9元,并且采用了分销模式;

新世相在被口水淹没前也曾成功运营过《成为不可替代的人》精品课,以99.9元的定价和一级分销的形式,分享可得49.9元;

千聊推出的《掌握知识付费的底层逻辑》,同样采用了二级分销,一级分销可获得70%提成,二级分销可获得20%提成……

从结果来看,《网易运营方法论》的参与人数在20万以上,新世相的职场课在24小时内卖了近8万份,千聊的课程也很快卖到了10万份。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连锁反应,网易开年大课被微信封掉后又解封,千聊的分享链接被微信封掉后,还导致自家APP被App Store下架。

和电商领域的拼多多一样,在流量成本越来越贵的情况下,利用“分销”的思路打通社交关系链,进而完成低成本的拉新。同时也和早期的电商一样,知识付费课程在野蛮生长之后,谁拿到了更多的流量,或者说低成本获得流量的方法,无疑多了几分胜算。

分销是知识付费的必然

严格来说,分销模式的存在并不缺少合理性,线下星罗棋布的代理商和门店是分销,诸如返利网等电商产业链上的关键角色,价值也是分销。而“分销”之所以成为知识付费的“敏感词”,并被质疑带传销属性,还要归咎于大众认知的错位。

好比说50元的分销课程,如果别人通过你分享的海报购买,随即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分成,这也是知识付费的“分销”模式被质疑传销的关键所在。需要厘清的前提是:知识付费课程本身是一件商品吗?如果答案是肯定的,本质上和电商平台的返利、导购没有本质区别,不管是今日头条、阿里妈妈还是京东,都有着类似的商业模式。如果答案是否定的,各大知识付费平台恐怕早就被查封。

至少就目前来看,知识付费课程的源源不断,分销模式已经被大多数玩家效仿,离不开三个必然趋势:

易观在一篇报告中将知识共享分为三个阶段,百度百科、互动百科等静态知识平台,百度知道、知乎等动态知识社区,然后才是在行、分答等知识变现平台,当然第三个阶段中不乏上一个阶段的玩家,比如网易云课堂、喜马拉雅、知乎等等。

可以肯定的是,互联网上免费的知识存量远远高于各个国家的图书馆,付费得到的往往是其中一隅。但当知识免费且泛滥的时候,时间反倒成了稀缺品,面对庞大的知识海洋,倾向于用更少的时间来获取需要的知识。这决定了知识付费早期的产品形态,要么是经验性的分享,要么是技能型的传授,要么是碎片化知识的二次加工。也决定了知识付费产品的商业形态,需要快且准地找到买单者。

如今外界对知识付费的讨论,早已升级为“知识付费是不是一门好生意”,对于知识付费的正当性几乎不再存疑。而当知识付费成为一门生意之后,产业链条化就是必然,内容生产方、平台方、销售方和消费者各司其职。

知识付费课程对于“分销”机制的依赖恰恰是不成熟的表现,恰是因为缺少完整的产业链,导致对其中一环过渡施压。同时也是知识付费进行市场教育的必然过程,知识付费的平台方们完全可以进行中规中矩的玩法,代价却是很可能将整个行业扼杀在萌芽之中,没有持续性的流量和收入,内容生产者势必难以坚持。就这个角度来看,知识付费早期的娱乐化、刷屏等都不乏合理解释。

知识付费兴起的时间并不长,焦点就几经变换,付费问答、付费社区、付费音频以及形式各异的付费课程。知识付费不是眼球经济,运营着所面对的不只是拉新的难题,还有打开率、完成率、复购率等一系列考核因素。

恰因如此,知识付费还要经历很长的试错期,伴随着知识付费产品的不断丰富,毕竟目前已经开始向文史、财经、亲子、外语、艺术等垂直领域延伸。但产品多元化和大爆炸的同时,也意味着流量的进一步分散,不可避免的进行一轮又一轮洗牌赛,最终淘汰出符合大众需求的知识付费产品,符合大众消费习惯的商业模式。

由此也就不难解释分销模式流行的时间节点,知识付费已经走过了早期的市场教育阶段,产业链条化和商业模式的优化,将是下一阶段的着力点。在知识付费轮番的尝试中,分销模式最终脱颖而出。只是对于知识付费玩家来说,分销也容易诱导投机和分一杯羹的心态,恐将逐渐失去生存空间。

分销模式不是原罪,知识付费正急于电商化

知识付费仍需要不断进化

作为消费者,我们可以怀着包容的心态容许知识付费平台犯错,可对于知识付费玩家而言,该如何让用户心甘情愿的掏钱?在时间红利结束后如何谋变?分销模式不缺乏合理性,但市场中依旧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,还需要从课程本身去思考进化的方向:

有人说中产阶级的“焦虑”是知识付费存在的诱因,市场上也充斥着各类“通往财富之路”、“XX天学会XXX”之类的付费内容,中产阶级的身份焦虑、竞争焦虑、安全焦虑、财富焦虑等等,可能会成为知识付费瞄准的用户痒点,去“焦虑”化则是知识付费摆脱“知识骗子”的必然选择。

分销模式所带来的流量高潮,足以让无数参与者为之兴奋,致命的问题却在于:用户的注意力被过渡聚焦在分销利润和营销上,课程内容反倒成了次要因素。营销上的成功是一个好的开局,如何进行持续的用户经营,解决打开率、复购率等外界诟病的痛点,则是知识付费课程逃不掉的问题。

原价XXX,限时价XX,分销后价格X.X的做法,可以说是知识付费向电商运营学习的精髓,也是流量的保障之一。在这个阶段过去后,如何让用户对知识付费课程有一个理性的价格认知,使得内容消费成为一种潮流。

几乎所有的知识付费产品都在广撒网,怎么沉淀下忠实用户,针对性地提供优质内容,同样需要思考。

大多数知识付费平台过于依赖明星、大V,缺少明确的内容筛选机制,也缺少“草根大V”的上升渠道。

很多人认为知识付费是个伪需求,论据就是知识付费课程不明显的学习效果。在现有的模式下,要么是纯粹的听讲,要么是视频观看,都停留在被动学习的层面,知识留存率可想而知。当然,知识付费很难做到像高中课堂式的教授和实践,否则就演变成了在线教育,但从单向传授到双向沟通是必然趋势,并以此来解决用户注意力稀缺的问题。

新近流行一个词叫“隐形贫困人口”,指那些看起来有吃有喝有玩,实际上非常穷的人。运营、营销、技术等技能型的隐形贫困人口,可能是知识付费最应该聚焦的人群,不缺少一定的专业基础,又处于“学而不精”的尴尬境地,相比于小白,这些人才是知识付费玩家应该占领的头批用户。

或许可以列出这样一个公式:被认可的商业模式=稳定的流量*精准的受众*优秀的产品。拼多多走出舆论困境,进而走向资本的怀抱,在于打通了流量、产品和用户的完整环节。知识付费的所有过程都才刚刚开始,为了解决流量问题,分销模式是无可厚非的选择,只是在内容和用户经营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
更多精彩内容,关注钛媒体微信号(ID:taimeiti),或者下载钛媒体App

教育培训机构-如何策划节日招生?
做教育培训,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招生了。面对不同的学员,招生方…于招生。目标不同,活动策划也会不一样。② 活动主题要鲜明不仅主题要鲜明,主题之间要有连续性。就像看连续剧一样,一集接一集,一环扣一环。策划好一系列活动,一个接一个来,从多个角度延续活动的宣传,突出主题,引起关注度。常用的招生方式有:体验课招…-------------想要获得更多运营技巧、doc文案,
教育培训:如何提高满班率和续班率
什么是满班率?就是实际人数除以计划招生人数,这个值就是满班率…员有流失是正常的,但要保证一个概率。在保障老学员续期的基础上,我们也要大胆创新,开设网络课程,拓宽招生区域。实地课程录制后,进一步发行到商弈云课上,通过商弈云课系统转成真实流量,网上有人点击观看,点赞,可以按点播量分佣金。助你在日常的营销推…-----------------------想要获得更多运
培训机构难盈利的问题出在哪里,如何实现盈利?
竞争白热化实地培训班、托管辅导班竞争白热化了,利润越来越稀薄…现没有多少盈利。还有一部分负责人在刚招生时,掌握了不少资金,开始盲目扩张,盲目做课程推广,以期待获得更多生源和收费,从而使培训班陷入了这种恶性循环的陷阱里。其实这些到手的钱,并不是你的利润,而是你未来要支出的钱。如遇到行业快速发展时期,或者…-----想要获得更多运营技巧、doc文件,请“关注”并“转
“差异化”经营是网络培训赚钱的关键所在
“差异化经营”这个词,相信大多数人都耳熟能详,但要做到的却是…。在现有的基础上更新升级或者资源整合就是对现有的产品或者技术,进行升级版本,或者通过一些资源整合,成一个项目。你的技能以前是用来生产或制造产品,现在是把技能升级成知识培训,转换云课堂。直白一点就是可以让老师自行录好课程并上传到学校的商弈云课…在着缺点和不足之处。在创新改革时,要从功能、服务、价格等方面
教育培训行业是如何运作的?
以前读书时,学校附近有个小摊卖鸡蛋灌饼。刚开始的时候只有一家….%,剩下的一对一和多人大班其实市场份额都很小。家长报培训班,是希望孩子能够学到知识。老师通过课上教学和课后辅导来满足孩子的需求,达到成绩提高的目标。我见过上百人的大培训班,为什么一个班这么多人?因为是名师讲课,但人太多坐后面,基本听不到重…是你的核心竞争力。想要得到用户的认同,你就必须做到产品质量好
旺道:实体店怎么做网络营销?
年纪大了,体力不好了,便赚不了什么钱了。所以,一定要在年轻的…写文案都是非常头痛的事情,那么下面我会给大家提供一个解决方案。在互联网营销系统里面有很多细节营销,软文营销就是其中一种,但好多小白头痛写文章,所以可以用这个方法也一样可以植入广告语,或者是图片广告,轮显切换广告,使用 旺道营销系统,也就是每…以帮你吸引海量精准粉丝。有了粉丝,你通过广告、产品、服务就可
旺道:圈里圈外,铁饭碗距离瓷饭碗究竟有多远?
中国人爱混圈子,从线下一直混到线上,各种奇形怪状的圈子勾勒出…不能推则敷衍了事,盼着混到主任科员退休;一种是老黄牛式,踏踏实实、兢兢业业工作,但拙于人际关系,活干得最多,但依旧不见晋升迹象;还有一种是提线木偶式,你扯一下线他动一下,好像脑子和身体是分离的。我突然一拍脑袋,这是提前衰老的迹象啊,工作内容…即使选择留在铁饭碗圈里,也应保有随时离开的思想警惕和进行必要
旺道:微信要双开了,朋友圈推广更好做了
现在手机只能登一个微信,如两个,三个微信的小伙伴们就只能退出…动推广工具、 设置头像点击头像图标,点“+”选择图片,可以上传你的企业,个人头像,产品服务等。旺道微信朋友圈广告免费朋友圈广告-旺道、 设置推广主题点“广告”,再点“+”设置推广的主题(类别),填好中文主题,以及你的网址。教你不花一分钱做朋…简直就是一劳永逸哟。如果你点开发布的文章看不到广告,那就是你
旺道:如何能让网站多个关键词排名百度首页?
最近接了一个单,做婴儿游泳馆加盟的。优化推广范围是全国,但是…泳馆加盟哪家好”、“婴儿游泳加盟多少钱”这类与我息息相关的词。如何能让网站多个关键词排名百度首页?但客户并不认同,客户说这个词指数低,或者说搜的人不多。是,这是一方面原因。但是,指数低有什么关系,你是卖产品还是卖指数。搜的人不多有什么关系,…实现广告效果最大化,来满足大众化的广告需求。对于这样的四两拔
旺道:如何成为网络营销达人?这个技能帮你节省80%的时间
在某次名师讲坛上,听到了一个让人警醒的故事。说有个村子缺水,…准的产品。现在已经不是新鲜事物,好多企业因为百度竞价的高额费用,头疼不已,所以做网站关键词优化排名,成为了企业必选的推广项目。做优化也要做到有成效,不然就是一分钱也是昂贵的。用 旺道智能机器人 就可以持续代替人工去做,它非常聪明,只要你够耐…手,设备先进,你多努力奔跑也于事无补。简单说,要去一个地方,

此文章来源来互联网,如果你有任何版权冲突,可以联络我们,微信号:WANCOME,QQ:1444641。加我们时,请说明来意,我们将优先处理你的问题。




旺道商弈  | 圈广告  | 一键推  | 圈推广  | 圈营销  | 圈推广  | 跨圈推
粤ICP备10213132号
旺道商标注册证号:8608864
Copyright © 2016 环企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