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里巴巴前CEO卫哲:早期人才流失率高达120%,马云用3招儿解决了
旺道跨圈推广 -> 最新发布

公众号对话框回复「晚安」

送你一个特别推送


  太言太语  


29岁,成为普华永道史上最年轻的合伙人之一;


32岁,担任百安居中国区总裁,也是最年轻的世界500强中国区总裁;


36岁,执掌阿里巴巴。


卫哲,32岁替500强打天下,36岁执掌阿里,如今他是嘉御基金的创始人,管理着10亿美金的资产,用年轻有为形容他一点也不为过。


以下内容卫哲讲述在阿里巴巴就职期间,在用人方面遇到的问题以及化解的方法,笑谈经验中,输出了不少干货。




作者丨卫哲

责编 | 清野

来源丨笔记侠(ID:Notesman)


邀您,先思考:


如何解决招聘环节容易出的3个问题?

员工流失率高,问题出在哪儿?

如何提高人效,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?


01


找人的三个方面


创业最重要的是就找人、找钱、找方向。创业者在这三个方面经常会犯错误,而成为99%的死亡者。


今天先说说找人。找人又分三个方面:质量、数量和方法


1/ 找人的质量


说实话,刚创业的时候,有一些创业者更迷信一些加入者的经历,而非经验。甚至很多做电商的创业者对我说,帮我找阿里巴巴出来的人。


我说,你所知道的只是经历,他到底在阿里巴巴做什么,有什么经验,你知道吗?创业者不是需要有什么经历的人,而是需要有适合经验的人,这是找人的质量。


2000年,年纪比马云大50%的关明生加入阿里巴巴。他来的时候说有组织才有公司。今天阿里巴巴最重要的使命、愿景、价值观和这么高的执行力的都是在2000年的时候由关明生确立的。


所以,关于找人的质量,我想说的是创业者要知道团队缺什么。马云知道自己缺什么,他知道才26岁的他怎么可能做CEO,只是挂了一个名字叫CEO而已。所以他请来有经验的管理者,几年以后,这个公司才能发展得好。


2/ 找人的数量


人给组织带来冲击,不是成本,而是管理的混乱和低效。创业者一定要问自己,「对于人的数量是怎么规划的?」


很多创业者有了钱,缺人就加,但并没有对人的效率做出规划,更没有去问自己「以前管过100个人吗?」很多创业者在初期的时候,管理靠吼就行了,到几百人的时候,创业团队人数每扩大一批,就会死一批。


大量创业企业走向高风险的阶段叫做「隔两级」,即创始人和第一线员工中间产生了两层干部,企业规模大约在1000-2000人。公司的执行力往往在这个时候产生最大的问题。创业者对自己的员工人数是怎么规划的?到底是按需规划,还是按能力规划呢?


3/ 找人的方法


我们看到太多的创始人一开始公司请不起人力资源总监,创始人亲自招人招得不错。等到拿到钱了,人力资源总监一到位,公司招人的事请人力资源总监负责,就开始出问题。


太多的创业公司在规模几十人之后就开始由人力资源总监招人了,问创始人自己为什么不面试?他说忙啊,忙着做各种业务的事。


为什么创始人会去忙业务呢?因为招来的人不对,才要创始人降级来做他们本来该做的事,恶性循环。


02


如何解决招聘环节容易出的3个问题?

   

阿里巴巴是对人力资源特别重视的一个公司。但即使像这样一个特别重视人力资源的公司,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走过很多弯路。


2005、2006年,我刚去阿里巴巴的时候,曾向人力资源部门了解:我们的工程师和销售的离职率是多少,部门的同学告诉我,离职率是 10%。


我一听,哎哟,太了不起啦!销售和工程师都是流失率特别大的岗位,阿里巴巴才 10% !结果人力资源同学马上说:不不,我刚才没有说清楚,是一个月 10% 。


噢,那就是年化120%,一年换一遍。


员工流失率这么高,最后采取什么措施没有?采取了。我们把员工流失率定了个指标,作为各级 HR ,各级干部的 KPI 挂钩考核。效果怎么样呢?还不如不定这个 KPI 。


为什么呢?该留的一个没留,该走的一个没走。也就是留下来的,都是该走的人。走了的,都是该留的人。硬性制定了一个流失率指标,并不能解决流失率的问题。


为什么员工流失率这么高?核心只有一句话:


人力资源的源头,也就是招聘,出了问题。


出了哪些问题?我来分享一下:


1/ 不轻易下放招聘权


阿里巴巴刚创建的时候,大概在公司 400-500 人的时候,任何人加入公司,马云都要见,亲自面试。任何人,包括我们的前台接待,包括我们公司的保安。


所以,阿里巴巴能在今天诞生出一些传奇性的人物,很励志的人物,没什么好稀奇的。


阿里巴巴今天的首席人力资源官(CHO),前面做过菜鸟物流董事长的童文红,从我们前台的接待做起,然后做行政经理,做人力资源,管业务,管客服。最后,成为菜鸟董事长,还升任整个阿里集团的首席人力资源官。


那么,如果这个前台接待,是行政经理面试的,她的出路,应该就是行政经理。但,如果这个前台接待,是马云面试的,她就有可能成长为副总裁。


阿里巴巴在公司只有四五百人的时候,马云亲自来面试,就诞生了这么多奇迹。那么,后来招聘权力下放之后呢?就发现很多问题。


最极端的例子,我们有很多经理,自己入职才一个多月,居然他可以去招聘别人了。他并不了解公司的文化和价值观。甚至对于这个岗位有什么要求,也不清楚。就有点像以前的解放战争,国民党拉壮丁,自己刚刚来当兵没多久,又可以去发展,为自己的队伍招人,这是多大的风险。


我们也碰到过中小企业的老板,大概员工人数在一两百人左右,就说我有人力资源部门了,招聘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情。我不再管招人了。


那我说,你在忙什么呢?


他说我又是开会,又要出差,又要做销售,又要做客服。我说,你在降级,做不该你做的事。那么为什么你会降级,做这些事呢?


因为你没有招对人,你没有把时间放在招聘上,形成了恶性循环。因为招的人不行,你要替他们去干,他们本来该干的事。


很多跨国公司,至少坚持跨两级招人,阿里巴巴一度恢复到跨四级招人。


比如,我们广东大区的总经理,下边有城市经理,城市经理下边有业务主管,业务主管下边是我们普通的销售或者客服。也就是广东大区总经理,要直接面试到销售或者客服。


广东大区多少人呢?广东大区1000个人。每年至少 200-300 人的流动。可想而知,他要招多少人,工作量有多大。


所以,阿里巴巴人力资源工作的改进,就是从招聘这个源头开始。而招聘源头的第一件事,就是不轻易下放招聘的权力。中国有很多公司,人力资源开始出问题,就在于下放了招聘权力。


2/ 重视专业技能以外的考核


业务技能很简单,很好判断。


你是做销售的,来我们公司也是做销售的,以前业绩多少,卖什么产品,管多少人。工程师,以前是写 Java 的,还是写什么其他语言的,做过什么样的程序等等。水平很好判断。


我经常问,公司招人,难道只看业务技能吗?我希望每个公司都能回答这个问题:


在业务技能以外,你们需要什么样的人?


我们经常说,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味道。阿里巴巴招聘的时候经常闻味道,判断跟我们是不是一类人。因为人的分类没有对错。错的是什么呢?是不同类的人,天天要坐在一起,天天要在一起共事。可想而知,心情不愉快,工作效率低。


那么,到底怎么去「闻味道」?


我们要动脑筋去设计一些问题。很多人总在打听阿里巴巴的面试问题。其实,我把答案告诉你也没有用。因为有些问题是开放性的。


比如说,你招聘一个岗位,特别希望他能吃苦,你不能问他,同学,你能吃苦吗?没有人会跟你说,对不起,我不能吃苦。你特别希望你们公司招的人都诚信,是守信用的人,你也不能问他,你诚信吗?不能这么问。


那我举个例子,大家回去,多去开发一些这样的问题:


案例一:


就拿第一个问题,能吃苦吗?很简单。同学,你能不能跟我描述一下,你这辈子吃的最大的苦是什么?我们有个面试者回答说,那个时候,没有动车,从上海到无锡,我没有买到坐着的票。我是从上海站到无锡的。


这是他人生中吃过的最大的苦,可想而知,他的吃苦能力很弱。


案例二:


我们希望招的人大气一点。阿里巴巴希望招的人大气一点。那你就可以问他,同学,你能不能跟我讲讲,你这辈子吃过的最大的亏是什么?我们有听到过一个答案,我在读小学的时候,同桌的女同学,拿了我的橡皮,到现在都没有还。我心想,哎呀,这哪是吃亏,这是记仇啊。


女同学拿了块橡皮没有还,到二十多岁都还记得。而且他认为,这是他这辈子,吃过的最大的亏。那你觉得这个人,适不适合你们的味道?肯定大部分公司都不适合。


这些因素,我归类为非技能类因素。我希望大家能在招聘中,围绕每个公司的味道,设计一些非技能的问题来判断一下。


这是阿里巴巴当年犯的第二个错误,招聘时,过度强调技能,忽略非技能因素。其实,这个错误,跨国公司经常犯,阿里也犯,不过纠正得快,纠正得坚决。


3/ 跨一两级选拔人才


举个例子,你要招一个月薪大约1万的人,我们通常就在 8000-10000 里面去挑。结果来了以后,这些人的流失率很高,因为他们会认为,我原来挣 8000 ,跳槽后挣 10000 很正常。


在阿里巴巴有句话,叫做平凡的人做非凡的事情,我们不追求精英文化。


什么叫降级呢?你要招一个愿意给1万的人,从3000-4000收入的人里去找。他来了之后,是不是有翻身做主人的感觉?成就感特别大,特别感谢这个公司给他这个机会。因为,他在外面没有这样的机会。


当然,说来轻松。从 8000 块的人里挑可以给 1 万块的人容易挑,从三四千里面,确实不容易挑到这个人。


可是容易,还要我们干嘛?


我经常说,八千块里面挑一万的,你大概面试3个人就有一个。但是你要在三四千块里面,挑出来一个你愿意付1万块的人,你大概要看三四十个人,但一定会有的,我相信一定会有的。


高考当年就差了一分,这个人就从名校,到了普通高校。为什么在三四千块收入的人里面没有那个人?你可以把他挖掘出来,可以培养出来。


阿里巴巴那时候,很少去清华招工程师。我去清华做校招,人家问我,卫哲你来干嘛,马云怎么不来,李彦宏都还来呢,觉得我去都不够格。


那我跑到华中科技大学,一千多人的场子,挤进来两千多人。阿里很多最优秀的工程师,都是武汉邮电、华中科技这些大学招聘过来的,并不是大家心目中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。


清华北大,永远有比阿里更好的职位。那你到了武汉邮电,到了华中科技,阿里就是他们最好的机会。


这就叫做跨级招聘人才,跨级选人才。


我们当年在招聘环节容易出的这3个问题,就是用这些方法来应对的。


03


如何提高人效?

  

做投资五年来,我有一个很深的感触就是,很多创始人都不重视效率,他们觉得互联网不需要追求效率,传统企业才追求效率。其实恰恰相反,互联网最大的作用就是提升效率。


说起阿里巴巴的成功,很多人都会说阿里的规模多大,发展多快。但其实阿里能够走到今天,最重要的是它重视效率指标。


那么如何提高人效呢?可以从这三步入手:缩小作战单位、建立信任、树立企业文化


1/ 缩小作战单位


很重要的一点,我们要问自己的企业,有没有做成一个自我驱动的公司。


如何自我驱动呢?


你要把一个大的组织,想办法变小,为什么呢?


因为在100人以上的公司里,个人的成就感变小了。


但是如果你把大团队变成一个个10人的组织,每个人在中间的贡献都看得到。


举个例子。


大家都知道蒙古军很厉害。


但是他们一没兵书,二没名将,为什么能横扫欧亚大陆?


阿里巴巴当时请的第一位经理人关明生说,蒙古军队最厉害的是十夫长和百夫长,就是带领十个人的团队


因此,如果能驱动最小作战单位,一个公司就有活力。


2/ 建立信任,提倡自我约束


但是个人效率的提升,光是自我驱动是不够的,还是要有约束。但是员工不喜欢约束,怎么办?要提倡自我约束。


举个例子。


阿里是民营企业,但是官僚这种病,它不会绕开民营企业走。


阿里巴巴很多客服、销售都是女同学,2006-2007年,25岁、26岁很多女孩子结婚了,要生孩子了。园区6000人,女生占60%,也就是3600个女生,每年生700、800个孩子,差不多六年内都得生孩子。


因为孕妇要在电脑前工作,当时阿里听说防辐射的孕服对孕妇好,就给孕妇配防辐射的孕服。


我们当时买的是最好的牌子,一件300多元。一人发两件换洗,那就是600多元,按照800元一人,一年是48万。


48万对当时的阿里巴巴说大不大,但毕竟是个钱,总得定个规定。行政部定了一个孕妇装领用办法,就是让怀孕的员工自己写申请,主管批准,拿着医院的怀孕证明去行政部领取,这个流程按理说不复杂。


但后来我们发现这就是一个很愚蠢的政策。因为第一,这个孕妇服不好看,女孩子爱美,没事不会套孕妇装。第二,没人会假装怀孕领孕妇服,很多病能装,怀孕装不了。


我们为什么不相信员工?怀孕就让她领呗。


但行政部提出一个反对意见,说万一她没有怀孕,她给自己的亲戚朋友领怎么办?后来阿里做了一个很简单的宣讲,告诉所有同学,给大家准备孕妇服,是保护大家和未来下一代的身体健康,这里有阿里巴巴的标志。


如果你觉得孕妇服好,想给亲戚、朋友送一件,到小卖部去买。如果你觉得在阿里巴巴的待遇买不起,你也可以领。给同学们把话讲透之后,阿里把规定取消了。


过了一年问领出多少,还是大概800份左右,没有员工来占这个便宜。因为怀孕冒充不了,你去领了以后,周围看到你没怀孕怎么办,这个会自我约束,不要太担心。


个人的效率要提高,除了自我激励以外,不要有太多有上级的约束,而要有道德的自我约束。企业应该跟员工讲什么是道德底线,群众之间也会监督的。


官僚是怎么产生的?就是因为不信任产生的。企业如何和员工建立互联的信任呢?我建议强势的一方要率先迈出一步。


你看阿里巴巴,员工说我怀孕了,我们不相信她。强势一方不信任,你以后就不要指望员工来信任你。


自我驱动是个人效率最好的来源。成长是每个人自己的事,你不想成长,谁能逼你。所以我们要问自己的企业,有没有做成一个自我驱动的公司。


3/ 树立企业文化


为什么创业的时候,效率都是比较高?因为所有的人知根知底,大家相互信任。但是随着越来越多陌生人加入,不信任开始增加,怎么办呢?树立共同的价值观——企业文化。


阿里非常注重价值观这方面的培训,我们喜欢讲故事,不喜欢讲大道理。


我们在阿里巴巴经常会问,为什么加入阿里巴巴?


有一个同学站出来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。我说去你的,为了这个来阿里巴巴骗谁呢。后面越说越自然了,听说阿里巴巴美女多,想在这里找个女朋友,挺好。听说阿里巴巴待遇好,想把家人接到杭州买套房,挺好。每个人带着自己的梦想来都挺好。


公司有一些清规戒律,讲一些所谓的文化价值观。


比如你去庙里拜佛,带着什么想法去拜都好,庙门口的小和尚不会让你背一段金刚经再让进去,阿里巴巴也不会让你宣誓,说你的愿望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。


但是你在庙里面,有一些东西你还是不能破坏,比如说你在庙里面拿出肯德基的鸡腿来啃,有一个小和尚说施主您要吃鸡请到外面去。


阿里巴巴一样,每个人可以带着不同的个人梦想来公司,但是在阿里我们是一个团队,还是有一些基本的底线要守住的,这就是能力以外的培训。


阿里非常重视叫新员工的第一堂课,所有的新员工入职第一堂课都是马云亲自讲,一直坚持到2006年。我是从2006年接过来,一直讲到我2011年。


新员工的第一堂课,就得创始人去讲,讲的一定不是技能,讲的是我们团队为什么存在?我们对内对外做事的游戏规则是什么?这种培训一定是能力以外的,但是非常重要。


总结来说,企业文化就干两件事,日子好的时候,带来信任,使公司变得简单高效;公司快不行的时候,能够扛过来。


04


人不是成本,人应该是投资

  

消费者的体验就四个字:多快好省,传统零售只能牺牲其中两个,换来另外两个。


比如,美国的 Costco(好市多)第一主打就是「省」,第二个是「好」,那它牺牲了什么?


牺牲了「多」。因为 Costco 的商品种类有 4000 种,沃尔玛有 2 万多;


也牺牲了「快」,你看整个湾区没几个 Costco ,开车没个 30 分钟到不了。像便利店就相反,牺牲了「省」、「多」,换来了「快」。


要想做好新零售,就要想清楚四个维度里如何补全。


我特别反对无人便利店,人不是成本,人应该是投资。要是做无人便利店还不如搞个自动贩卖机呢。零售店里的人,不是理货员,而是要变成理客员,帮助顾客最快找到想要的货。


盒马鲜生很重要的一点——新鲜,这就是互联网代替不了的体验。这也是我想说的第二点,新零售应该把互联网干不了的体验补回来。


现在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是苹果,有人敢说苹果不是科技公司吗?


苹果公司这么一个技术公司,把奢侈品牌巴宝莉(Burberry) 的 CEO 找来做实体零售业的负责人,为什么?我去苹果零售店时,经常问店长和店员几个问题,问了十几家店。


我问店长,你知道这个月的销售目标和完成情况吗?店长说:I don't know ,I don't care(不知道,我不在意。);问店员,你知道这个月的销售目标和你卖一个产品提成多少吗?店员说:I don't know,I don't have(不知道,我没赚那个钱。)。


这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苹果店的店长和店员存在,并不是以销售为第一目的的,基本上没有人给你推销。但中国的手机店,还是不停给你推销,希望你用华为还是保时捷款的。所以苹果店的存在,就是体验。所以苹果本身就是一种新零售。


新零售的店不需要这么大,要做到实体小店,虚无大店,新零售一定要对原有的零售门店加以再利用。


因为传统零售有两个成本不可避免上升:


第一,房租成本,租金不能降低;

第二,人工成本,没法降低。


所以,新零售要解决的是:人均产出大幅度上升,每平米产出(坪效)大幅度上升。如果新零售不能成倍地提高坪效,就做不下去。


如何让我们的公司变得好玩?


对一个95后,他加不加入、留不留在你们公司,最有吸引力的,不是因为多几百块工资,而是你的那顿午饭,能不能打动他;公司的那顿午饭,是不是很用心,打动了他。如果不仅是包这顿午饭,你还包他住。


很多公司还是提供这个福利的,但是你只是帮他找了个民居,让他在三室两厅里挤进去10个人凑和一下,还是给他一个像家一样,有年轻人的社区,有很温馨、很好玩的地方……这个对95后,变得越来越重要。


好吃、好玩、好住,也可以是公司的卖点,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。


人在一个公司,如果你只会把他当成本,那不是好的CEO,不是好的人力资源。所以,我也不相信人工智能、机器人能取代人,他们只能使我们变得更加强大。他们只能给我们的人力资源管理者,提出更多的挑战,让我们变得更强大。




*以太创服年度推荐:


《2017年天使投资人踏破门槛也要投的创业白名单》


《2017年天使投资人打死也不投的创业黑名单》


据说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人

都会点击「阅读原文」!


教育培训机构-如何策划节日招生?
做教育培训,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招生了。面对不同的学员,招生方…于招生。目标不同,活动策划也会不一样。② 活动主题要鲜明不仅主题要鲜明,主题之间要有连续性。就像看连续剧一样,一集接一集,一环扣一环。策划好一系列活动,一个接一个来,从多个角度延续活动的宣传,突出主题,引起关注度。常用的招生方式有:体验课招…-------------想要获得更多运营技巧、doc文案,
教育培训:如何提高满班率和续班率
什么是满班率?就是实际人数除以计划招生人数,这个值就是满班率…员有流失是正常的,但要保证一个概率。在保障老学员续期的基础上,我们也要大胆创新,开设网络课程,拓宽招生区域。实地课程录制后,进一步发行到商弈云课上,通过商弈云课系统转成真实流量,网上有人点击观看,点赞,可以按点播量分佣金。助你在日常的营销推…-----------------------想要获得更多运
培训机构难盈利的问题出在哪里,如何实现盈利?
竞争白热化实地培训班、托管辅导班竞争白热化了,利润越来越稀薄…现没有多少盈利。还有一部分负责人在刚招生时,掌握了不少资金,开始盲目扩张,盲目做课程推广,以期待获得更多生源和收费,从而使培训班陷入了这种恶性循环的陷阱里。其实这些到手的钱,并不是你的利润,而是你未来要支出的钱。如遇到行业快速发展时期,或者…-----想要获得更多运营技巧、doc文件,请“关注”并“转
“差异化”经营是网络培训赚钱的关键所在
“差异化经营”这个词,相信大多数人都耳熟能详,但要做到的却是…。在现有的基础上更新升级或者资源整合就是对现有的产品或者技术,进行升级版本,或者通过一些资源整合,成一个项目。你的技能以前是用来生产或制造产品,现在是把技能升级成知识培训,转换云课堂。直白一点就是可以让老师自行录好课程并上传到学校的商弈云课…在着缺点和不足之处。在创新改革时,要从功能、服务、价格等方面
教育培训行业是如何运作的?
以前读书时,学校附近有个小摊卖鸡蛋灌饼。刚开始的时候只有一家….%,剩下的一对一和多人大班其实市场份额都很小。家长报培训班,是希望孩子能够学到知识。老师通过课上教学和课后辅导来满足孩子的需求,达到成绩提高的目标。我见过上百人的大培训班,为什么一个班这么多人?因为是名师讲课,但人太多坐后面,基本听不到重…是你的核心竞争力。想要得到用户的认同,你就必须做到产品质量好
旺道:实体店怎么做网络营销?
年纪大了,体力不好了,便赚不了什么钱了。所以,一定要在年轻的…写文案都是非常头痛的事情,那么下面我会给大家提供一个解决方案。在互联网营销系统里面有很多细节营销,软文营销就是其中一种,但好多小白头痛写文章,所以可以用这个方法也一样可以植入广告语,或者是图片广告,轮显切换广告,使用 旺道营销系统,也就是每…以帮你吸引海量精准粉丝。有了粉丝,你通过广告、产品、服务就可
旺道:圈里圈外,铁饭碗距离瓷饭碗究竟有多远?
中国人爱混圈子,从线下一直混到线上,各种奇形怪状的圈子勾勒出…不能推则敷衍了事,盼着混到主任科员退休;一种是老黄牛式,踏踏实实、兢兢业业工作,但拙于人际关系,活干得最多,但依旧不见晋升迹象;还有一种是提线木偶式,你扯一下线他动一下,好像脑子和身体是分离的。我突然一拍脑袋,这是提前衰老的迹象啊,工作内容…即使选择留在铁饭碗圈里,也应保有随时离开的思想警惕和进行必要
旺道:微信要双开了,朋友圈推广更好做了
现在手机只能登一个微信,如两个,三个微信的小伙伴们就只能退出…动推广工具、 设置头像点击头像图标,点“+”选择图片,可以上传你的企业,个人头像,产品服务等。旺道微信朋友圈广告免费朋友圈广告-旺道、 设置推广主题点“广告”,再点“+”设置推广的主题(类别),填好中文主题,以及你的网址。教你不花一分钱做朋…简直就是一劳永逸哟。如果你点开发布的文章看不到广告,那就是你
旺道:如何能让网站多个关键词排名百度首页?
最近接了一个单,做婴儿游泳馆加盟的。优化推广范围是全国,但是…泳馆加盟哪家好”、“婴儿游泳加盟多少钱”这类与我息息相关的词。如何能让网站多个关键词排名百度首页?但客户并不认同,客户说这个词指数低,或者说搜的人不多。是,这是一方面原因。但是,指数低有什么关系,你是卖产品还是卖指数。搜的人不多有什么关系,…实现广告效果最大化,来满足大众化的广告需求。对于这样的四两拔
旺道:如何成为网络营销达人?这个技能帮你节省80%的时间
在某次名师讲坛上,听到了一个让人警醒的故事。说有个村子缺水,…准的产品。现在已经不是新鲜事物,好多企业因为百度竞价的高额费用,头疼不已,所以做网站关键词优化排名,成为了企业必选的推广项目。做优化也要做到有成效,不然就是一分钱也是昂贵的。用 旺道智能机器人 就可以持续代替人工去做,它非常聪明,只要你够耐…手,设备先进,你多努力奔跑也于事无补。简单说,要去一个地方,

此文章来源来互联网,如果你有任何版权冲突,可以联络我们,微信号:WANCOME,QQ:1444641。加我们时,请说明来意,我们将优先处理你的问题。




旺道商弈  | 圈广告  | 一键推  | 圈推广  | 圈营销  | 圈推广  | 跨圈推
粤ICP备10213132号
旺道商标注册证号:8608864
Copyright © 2016 环企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